All for Healthcare
用心守护健康

400-0057512

科普园地

科普园地

ICSI(二代试管婴儿)技术的前世今生

浏览:    更新时间:2024-03-11

ICSI (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)即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,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第二代“试管婴儿”,是借助显微操作系统将单一精子注射入卵子内使其受精的一种技术。自从1992年通过该技术的首例试管婴儿诞生之后,该技术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。但该技术发展经历了怎样的一个过程呢?

 

 

一、透明带钻孔(Zona drilling,ZD):

透明带钻孔技术最早由Gordon和Talansky在1986年提出,该技术使用一种酸性溶液对固定的成熟卵子进行预处理,在卵子的透明带上形成一个局部的孔洞,然后与精子进行授精。该技术可用于少、弱精子症患者,提高卵子受精率。但该技术不能用于不运动的精子,由于人卵子对酸性溶液非常敏感,酸处理后的卵子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,从而增加卵子退化率,损伤胚胎后期发育潜能。此外,透明带钻孔后形成的孔径还可导致多精受精。由于上述多种缺陷,这种方法不久就停止了。

 

二、透明带部分切除(Partial zona dissection,PZD):

透明带部分切除技术也被称为透状带切割或透明带开口。该技术用固定针固定卵子,用纤细玻璃或金属显微针穿过透明带,然后把卵子从固定针中释放出来,通过挤压,在透明带上产生一条裂缝。目前,已有激光技术作为替代方法用于透明带开口。然而该方法因为需要相对较高数量的前向运动精子,而且多精子的发生率也很高。与传统第一代试管婴儿相比,该方法的正常受精率不稳定而且普遍较低,也不令人满意,因而该技术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产生并没有被广泛应用。

 

 

三、透明带下授精(Sub-zonal injection,SZI或SUZI):

透明带下授精出现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,是通过将微量精子注射到卵周间隙或透明带下进行授精的一种方法。该方法一般将5-8个精子注入到去除颗粒细胞成熟卵子的卵周间隙中,以便在膜融合过程中筛选出生物学特征正常的精子。该技术避免了精子穿过透明带的过程,因此可以适用于活力极差的精子。然而,透明带下授精技术的受精率与之前技术的受精率相似,多精受精仍是一个突出的问题,有学者报道该技术有超过30%的多精受精。因此与前述两种方法一样,透明带下授精技术也没有被普及。

 

总的来说,透明带钻孔、透明带部分切除、透明带下授精三种技术最大的缺点是正常受精率低,通常不能达到20%。同时具有高的多精受精率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,新的授精技术ICSI (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)即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技术产生了。

 

 

ICSI是借助显微操作系统将单一精子注射入卵子内使其受精的一种方法。ICSI技术对精子的要求低,不仅活动精子,就是不动精子和畸形精子都可获得良好的受精率,同时避免了多精受精的发生。1992年,人类第一个由ICSI技术孕育的婴儿在比利时出生,代表了辅助生殖领域的重大突破,ICSI技术在世界范围内从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。

 

在ICSI应用的过程中,有些卵子膜的韧性很差,显微操作很易造成卵子的损伤,为了克服这一困难,提高ICSI的效率,一种新的压电驱动破膜设备应运而生,该设备使用平坦针口完成卵膜破裂,以减少卵膜损伤;该技术无需抽吸卵浆,使卵子产生的扭曲最小,对卵子的创伤远小于ICSI的传统破膜方法;同时该技术可明显提高卵子的正常受精率。目前该设备应用于人卵子ICSI操作,无需任何激活处理即可获高的受精率和胚胎发育率。

网站首页

在线咨询

免费电话